机构编制资源是重要的政治资源、执政资源。银川市委编办坚持把机构编制管理与服务中心大局紧密衔接起来,加强综合统筹力度,不断创新工作思维和方式方法,大力推进集约化利用、科学化管理、精准化配置,将有限的编制资源用准、用好、用精,激发现有编制资源活力,最大限度保障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
跟进服务市域发展布局所需。充分发挥好机构编制的前端供给作用,围绕市委“五八”强首府战略和“三都五基地”发展定位,持续打牢高质量发展“地基”、筑牢安全稳定“屏障”,为营商环境、安全生产、生态环保、自然资源、工业、数据、网信等领域涉及的30多个部门和单位强化工作力量,加强职责任务重、工作量大面广的部分部门、单位的领导班子建设,更好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
主动服务人才科技战略所向。将机构编制工作与人才科技工作有机贯通融合,认真贯彻落实中央、自治区、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,在市、县(区)两级布局人才工作服务机构,统筹200事业编制专门设立“高层次人才专项编制储备库”,保障农业农村、水务、人社等领域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的编制需求,切实将有限的编制资源用到关键急需岗位,确保做到有人才必有编、引人才必配编。
下沉服务基层蓄势赋能所盼。按照全市“一盘棋”思路,在市本级事业编制总盘子里,为乡镇卫生院、幼儿园、综合执法等服务一线的单位调剂事业编制200多名,不断增强基层工作能力和工作底气。先后论证审批6个县(市)区机构编制事项20余项,突出县域特色,先后设立金凤区楼宇经济服务中心、西夏区贺兰山东麓旅游渡假区服务中心、永宁县闽宁产业园服务中心、灵武市兵沟遗址管理所等事业机构,推动县(市)区编制资源向经济发展一线聚集,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。